搜尋結果: 189 筆資料符合您搜尋的條件
討論區首頁 » 文章發表人是 Kite
某篇報導說, 科學家們預測五十年後, 人因為能跟動物溝通, 就改吃素.

把拔看完後馬上說: 吃素? 開玩笑! 到時候人類照樣複製動物器官來吃.

至於結紮, 我猜搞不好到時候動物自己來決定是否結紮...

我想我還可以活個五十年, 我很好奇答案哪!
我家大丸也跟你家點點有同樣的反應, 同時還會帶著關心的表情,
不過要是再多打幾個噴嚏, 他就懶得理我了.

有時候為了回應他的關心, 我會說, 馬麻沒事, 你去做你的事吧!
挖! 除了抽血之外, 居然需要花這麼多時間跟金錢?

我當初是在德州的收容所收養五個月大的大丸,
決定要收養的那天, 他們當場就帶大丸去小房間打晶片,
然後要我等兩天後去接他, 因為他在那兩天中要去結紮.

植入晶片跟結紮通通不用錢...

接回家之後我跟獸醫約了隔天作基本身體檢查, 同時還打了幾支疫苗, (這要錢...)
一星期以內就弄好了.
我沒有在台灣帶貓看獸醫的經驗, 但是我覺得...

當獸醫做了初步檢查後, 無論他之後要做什麼樣的處理, 應該都要給你一個估價單,
上頭要清楚列出每個項目要多少錢, 如果你不要哪些項目, 就要求重估,
最後的發票則清楚列出已做, 甚至是待做而未做的項目,
然後保留好寶貝所有的就醫紀錄, 這樣才不會有那個你說我說的 FIV 檢驗糾紛.

至於那個醫生自己弄錯還要你加付的部分,
如果有上述明確的收據, 說 FIV 檢驗還沒做,
那你朋友大可以因為檢驗失敗而當場要求他退費;
可是沒了白紙黑字的證據, 假設醫生真的記憶力這麼差, (這年頭記憶力差的人可真多)
他可能覺得他已經免費送你一次檢驗了, 再送一次就為難了.

為了寶貝, 也只好繼續不斷尋找好醫生了, 加油吧!
其實, 貓在家上廁所的習慣好不好, 跟他會不會在外頭上廁所, 是截然不同的兩件事.

所以我比較贊成 longsunnosea 所說的...
因為你住公寓, 你所能做的,
就是不要讓貓單獨出去, 否則被看到絕對落人口實.

下次找房子就找 "對貓貓友善" 的房東, 反正此處不留貓, 自有留貓處啊!
我覺得, 你跟你男友的地位不太平等ㄟ...

好像都是你在犧牲, 你的貓貓在犧牲, 如果你的男友不改變他對寵物的定義, 那你的貓貓跟著你大概也不會有太好的日子過了...
從你的故事來看, 基本上, 動物求生存是本能. 如果你不撞小動物, 你有兩種下場.

一種是你緊急煞車, 然後跟後頭車撞成一團; 另一種是你駛離車道, 可能撞向分隔島, 可能撞向隔壁車道的車, 可能撞向行道樹, 也有可能是撞向路邊的行人.

OK, 延續第二種下場, 你後頭的車子可能根本不知道前面發生什麼事情, 結果同樣地撞上小動物; 或是突然發現小動物, 然後面對跟你一樣的抉擇.

幸運的話, 沒有人死傷; 不幸的話, 為了一隻小動物, 死掉一堆人.

所以, 以命來抵的話, 到底怎樣做比較好?

一般建議, 在高速公路上快速行駛的時候, 若是看到動物在前頭, 為了後頭車的安全, 不應該急踩煞車.

人類當然可以盡其所能的愛護動物, 只是我覺得這個故事跟人類自私沒有關係, 主要考慮到的, 應該是後果的嚴重性吧!

(我居然很認真地在思考這個問題...唉! 星期五症候群: 太閒...)
ㄟ...我說, 喜不喜歡貓, 跟他是哪裡人沒關係吧!

外婆的老家在福建, 家裡頭本是地主, 而這身分直到文革才結束.

據說, 在文革前, 原本的房子佔地面積大, 裡頭有貓數隻, 是專抓老鼠用的, 院子裡頭為了方便貓咪進出, 留有專門給貓進出的貓洞數個.

哇! 貓洞ㄟ......想到那個遙遠的年代, 聽起來就很令人驚奇...
別把話說到底唄...

我家的老一輩, 像是八十幾歲的外婆以及六十幾歲的老爸, 他們小時候家裡都有養貓.

所以我打越洋電話回家, 他們總會問問大丸近況如何.

可是我媽, 就恨不得我把貓給甩了. 因為她是個, "連家裡面的景觀植物都指名要仙人掌" 的那種人, 懶的...跟外婆完全兩樣人.

因為我準備要生小孩了, 長輩們聽到消息也有問過是否還要再養貓, 我說要, 他們聽完也沒什麼意見就是了.
我家大丸只對路邊那種, 生長地長長的, 末端有穗穗的雜草有興趣, 而且是從來沒有煩過.

所以把拔每次下班回家, 就在外頭先拔個兩三根, 打開門, 大丸看到草馬上打消出門念頭.

這草可以插在門縫裡讓它練跳高, 或是拿在手上讓它追, 或是丟給它撿. 然後斷掉的再用膠帶弄成一束, 掛在逗貓棒上面繼續讓它追.

每晚上演馬戲團的時間: 6pm-7pm 暖場; 9:30pm-10:30pm 正式演出

沒有安可演出, 因為 10:30 是宵夜時間.
whitesox:

正因為你這幾個條件看來互相衝突, 你可能要考慮把這幾個條件放寬與修正.

如果 "要會抓老鼠" 是必要條件, 那麼為了衛生, 你不如養隻活潑的貓, 然後把貓當作自由貓養. 至於要怎麼養自由貓, 你就多問多看一般住在鄉下的人家是怎麼養貓的.

如果像你所說, 抓老鼠只是個幌子. 那麼就養隻跟家裡狗狗處的好, 個性又溫馴的貓好了.

如果養室內貓, 我覺得你可以多多利用那兩坪的活動空間. 你可以放貓樹或爬高的工具, 讓貓可以爬上爬下, 或是躲在裡頭休息. 至於神龕酒櫃那些, 你自己還是要做好保護措施.

至於品種與價格, 因為這裡很多人都是基於愛心領養動物, 所以我覺得你問錯地方了.
PROVENCE:

我自己是覺得, 貓是有殘存野性的動物, 更何況是隻流浪過的貓,
把它關在小套房太可憐了, 讓他住大一點的地方, 可能會比較符合他的需求吧!

況且你也說了, 你跟貓貓住在你的套房, 他悶悶不樂,
去住了你朋友家之後, 你去看他, 他只是小憂鬱,
你其實心裡應該隱約有了答案, 只是不捨吧!
我一天餵四次, 早午晚兼宵夜, 一次份量是不大不小的一把.

每次給, 一下就吃光了, 然後兩小時之後又來要吃的,
不過我都狠心不給, 因為這樣才能維持他的體重.

可是不給, 除非一直跟他玩, 轉移他的注意力, 不然就等著被咬.

是誰說貓一天睡16個小時啊, 我怎麼覺得我家的貓無時無刻都醒著討東西吃咧...唉...
ㄚ~ 突然很有遇到知音的感覺耶...

原本, 我家大丸的項圈上並沒有鈴鐺, 所以每次回家, 它就會叫個一兩聲;
後來, 有了鈴鐺, 大丸就連叫都懶得, 反正一路叮叮叮的, 大家都聽的到.

在出遊的日子裡, 大丸的生活作息也逐漸成形, 自有一套規律.
"時間到了要出去玩了嗎?", "今天回來的真早!", "十點以前要回家喔!" 的叮嚀語常出現,
就算面對不熟的鄰居, "大丸" 本身也變成可以聊的話題.
可是, 這些日子裡也不都是愉快的事,
像是隔壁的黑貓老是跑到我家門口找大丸格鬥, 就很令人困擾.

最近, 大丸因為一隻腳指的軟骨組織發炎, 變成了名副其實的三腳貓,
這讓我重新思考是否要讓它繼續出遊這樣的生活方式.
其實, 我一直很想把它當作人看待, 所以不想關它在家.
可是, 因為它出去玩, 幾次受傷也讓我增加不少醫療費用,
雖然這些傷到後來都有一種 false alarm 的感覺, 全都是自己嚇自己,
然而美國的費用高, 縱有保險, 幾次下來也令人吃不消.

所以, 結論呢? 就是至少這幾個月都不會讓大丸出去了.
而我自己, 大概也要開始自製貓玩具的生活了.
是不是該吃化毛膏了?
討論區首頁 » 文章發表人是 Kite
圖文版權為貓咪論壇與發文人所共有 | Copyright © 2002-2014 Cat House BBS | 廣告刊登請洽: cathousebbs@gmail.com 或登入後私訊 Admin